這是我倆都極力推薦的一個景點 (但 是主觀的推薦)
京都之旅的第一個景點「元離宮 二条城」↓
二条城興建於西元1603年(慶長8年),是江戶幕府將軍德川家康所修建的
後來作為自己到京都拜訪天皇時的寓所
1626年,第三代將軍德川家光請工匠裝飾了內部擴建完成了具有桃山時代特色的風格
1867年(慶應3年),第十五代將軍德川慶喜將政權還給天皇(「大政奉還儀式」)
1884年,二条城更名為「二条元離宮」
1939年,天皇將他賜給京都市政府,隔年更名為「元離宮二条城」
官網 http://www.city.kyoto.jp/bunshi/nijojo/
開城時間 / am8:45~pm4:00 (pm5:00關城)
休城日 / 12月26~1月4日,每年12月、1月、7月、8月的星期二
入城門票 / 大人600円;高、中學生350円;小學生200円
交通 / 巴市、市營地鐵東西線在「二条城站前」下車
買入城卷方面 有傳統人工販售和販賣機2種
真是結合傳統與現代化~
對於不擅長日語的外國觀光客來說,是一大便利
城內全景介紹 ↓
↓ 這是「東大門手」
就是二条城的正門
在1952年和二条城的其他建築物被鑑定為重點文物
進門後.......↓
↑ 先看到「番所」,是將軍不在時 值勤衛士的駐所
現在,裡面有蠟像模型模擬當時的工作情景
因為現存的哨站不多了,所以 二条城的番所更顯珍貴
↑ 裡面有一面語音解說牆,共有日、英、中、韓4種語言可選
除非你在沒人的時候去按他,不然.....很小聲
還有人力車可預約
↓「唐門」
是二条城著名的景點
這個門進去.....應該算是景點的開始吧!
屋頂上貼有金箔,整個閃閃發亮 ↓
屋頂上有龍、鶴等代表吉祥的動物
還有老虎和獅子等猛獸象徵著德川幕府的野心
↓ 二之丸御殿
這是唯一能入內參觀的建築物,嚴格來說只能在長廊上走動參觀
但 為了保存古蹟,進去不能拍照、必須拖鞋子 ↓
雨傘還有鎖 ↓
內部介紹(從簡介上拍下來的)
二之丸御殿是由6棟建築物連接起來的 ↓
所有建築物都是從東南往西北的方向呈斜線排列,有點像燕子飛行的隊形
裡面共有33個房間
參觀的人只能在房間外、走廊上 警戒線之外觀看
每間房間前都有日文的簡介和語音導覽
房間裡的牆壁(還是要稱他拉門?壁櫥??)都依房間的用途有不同的繪畫
有動物和植物、、、、等等
其中有一間「大廳˙一聽」,這是將軍會見諸侯的地方 ↓
是二之丸御殿裡所有房間最為豪華的
裡面有蠟像模型模擬會見的狀況
這間房間真的是超大的!! 主人公和臣們有一小段不算近的距離
難怪時代劇裡 這些人講話都如此宏亮而低沉
不這樣將軍怎麼聽得到 (我亂猜的啦~)
大概是為了怕大自然的現象破壞這已400多年的古蹟
室內和戶外間的拉門整個封閉起來,所以 室內有一點點點暗
但 為了保存古蹟,這麼做絕對是百分之百的正確
這樣深具歷史的遺跡,能夠開放給大家觀看已經很令人感動了
如果毀在大家的不愛惜或是無知的遊客手上
認何人都承擔不起這個責任的
和唐小婷走在長廊的木頭地板上,心裡都有莫名的感動
想想 這可能是德川家康曾經走過的路耶!
那些時代劇裡穿著華服的御台所和臣、伺女、、、
My God!! 整個就是很不可思議
話說回來,木頭地板走起來會發出聲音
這可不是因為年代久遠而造成的現象
是當初在建造的時候為了防範刺客而特別設計的
但 也沒有誇張的像夜鶯的叫聲啦! ↓
內部實景照片官網有→ http://www.city.kyoto.jp/bunshi/nijojo/ninomaru.html
接下來就是二之丸庭園啦~ 整個就是很日式的庭園 ↓
(松樹在日本來說,是代表皇室的植物)
從庭院看二之丸殿外觀 ↓
超有歷史感的木頭地板 ↓
護城河 ↓
超大且切割工整的石頭,怎麼做到的啊?? ↓
走上一個超陡的石梯,可以看見部分二条城的景色 ↓
城裡,除了有松樹以外
還有好多~好多楓樹
唉~可惜季節不對,除了枝頭有些泛黃以外 大部分都還是這樣綠綠的 ↓
↓ 「加茂七石」
是二条城內有名的山水造景
八瀨石、鞍馬石、線掛石、貴船石、畚下石和紅加茂川石合稱為加茂七石
↓ 人力車
在這碎石子小路上,除了要推已經不重的人力車 還要加上搭乘的人的重量
真是辛苦了~ (鞠躬)
好像是繞著外圍,邊走會邊介紹
費用....不曉得多少
城內有一個免費的休息處,如果你有帶便當可以在這裡享用
這裡有提供休息的桌子和椅子
沒有飲食販賣,有幾家名產店(飾品類居多) ↓
↓ 還有紀念章可以蓋